字节被裁,入职“市场化国企”。想要找下家、图稳定千万避雷
去年末,自己所在的部门被“一窝端”,拿着N+1的赔偿出来找工作。秉承着这年头找工作工资可以低点,但一定要稳定。一头扎进了各大国企的面试之中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还真让我找到一家省属国企,于是抱着美好的憧憬入了职。如今大半年过去了,发现最终还是错付了,因为我进的是一家“市场化国企”。记得进来第一天新人开会培训,大家坐在会议室,听主席台上的领导讲话。吧啦吧啦说了一堆,其中重点强调:“我们是企业,需要盈利,有了盈利才能为社会做贡献。所以全体员工都会参与绩效考核,完成了要奖,完不成要罚。也会有优胜劣汰,只有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才能生存下去......。”全程听完之后,怎么像我在大厂的+1领导跟我说过的话(PUA),这时后背有凉飕飕的感觉。害怕什么来什么,我现在的领导相比大厂的+1,他更能让人抓狂。1、在国企中,领导往往都是身兼多职,因此他们也会让自己的下属一岗多责。但是下属“牛马”是纯干活;领导除了那一点点工作,剩下的就是开会。对我来说,开会也是一种休息,最起码可以放空自己。2、作为基层“牛马”,每一位领导都能使唤你。时间长了,就会发现动嘴皮子的领导比干活的“牛马”还多。3、很多新领导对业务还没有摸透,就开始分配工作,对于结果他永远自我感觉良好,充满幻想,而不愿意听取下属的反馈和建议。4、在分配任务时,一些领导可能为了避免承担责任,故意将工作描述得模糊不清。当员工寻求进一步的指导时,他们可能会被告知需要自行判断解决。但如果出现问题,责任往往会被推给干活的基层“牛马”。5、一些gx户,他们占据了较为轻松的职位,而剩下的“牛马”则在一旁辛勤工作。6、学私企的末位淘汰制,但又给不出私企的薪资。领导经常威胁末位淘汰,但实际上“雷声大雨点小”。里面的人不是想动就能动的,即便对某人不顺眼,也是通过各种阴损的手段逼迫人家离职。大家月薪很多在四位数,末位淘汰总要有奖励制度激励吧,否则实在没有动力去“卖命”。晋升对“牛马”画饼看绩效、业绩,实际上还是由资历决定。7、自上而下设定了雄心勃勃的业绩目标,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着各种限制,使得这些目标难以达成。国企目前推行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,各级部门都制定了高(甚至脱离实际)业绩指标。然而,当员工准备全力以赴大干一番时,却常常被告知有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,很多事情不能做,必须遵守。同时,由于严格控编,导致人手紧张,员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被各种检查、汇报和安全生产工作所占据,几乎没有时间来专注于核心业务。在这种情况下,想要通过这些琐碎的事务来实现业绩目标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结果就是,基层“牛马”虽然忙忙碌碌,却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果。到了年底,他们还要为业绩不达标承担后果。牛马本人的日常工作:1、名义上是双休,真正工作起来是单休,周末抽出一天时间开会培训,而且只在周末开。2、经常熬夜加班,领导心血来潮给了一个指令,立马就得加班伺候,没有商量的余地。3、一个请示,流程巨长,审核人巨多。前面主要是圈阅,真正到了最后一个人,才是干活。活出问题了,还要小心被追责。不说了,说多了都是泪。有朋友入职后,自行体会吧!作者:佚名。编辑:思齐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- 最近发表
-
- 随机阅读
- 搜索
-